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PDT研究記錄

1. 性別比為10:3,共有男性30人,女性9人

2. 教育程度為主要以高中(高職)程度居多,最高教育水準為研究所畢,最低教育程度為小學畢

前後測時間安排問題:
1. 目前確定前後測可相差兩個星期,因為learning effect的時間(參考之前謝老師所給予之文獻)

2. 相隔時數以天/時/分來區分:
    (1) 天:考慮此為long term memory的影響,相隔一天至三天個案會對於此測驗的規則有印象;但考慮之前測驗WCST的住院病人,對於WCST的規則相隔七天則會有些許不清楚,如果分成前後測相隔7天是否有差異?(但WCST規則較PDT難了解,還須細分)

    (2) 時/分:找了大學朋友(23歲,男性,符合之前討論的大學生標準)進行測試,第一次測驗與第二次相隔不到3分鐘(立即再測);第二次與第三次相差10分鐘;第三次與第四次相隔1小時。(p.s 第二次與第三次由於答到9顆以上故無法顯示分數,以手動記分)

PDT分數答至顆數
第一次148
第二次179
第三次179
第四次138

由上表看起來推測相隔一小時的時候似乎學習效應會降低,也就是跟第一次測驗的狀況分數會較類似;若立即施測或相隔10分鐘則此分數有進步。

受測者表示第二次測驗後比較能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並且可以預期要記更多
詠如也曾經表示PDT有策略可以記(但不是很清楚她指的策略是什麼,因為PDT電腦版是隨機亮燈,沒有一定規則)

根據受測者與在旁觀察的心得,推論是否與集中注意力有關?
因為施測結束後立即的回饋,使得施測者能反應改變行為(集中注意力),
而第四次測驗時因為已相隔較長時間,故施測者預期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差,導致分數降低。

但以上有缺點是分數相差不多且僅有一筆資料,僅是提供參考並激發思考而已

另外時間間隔是自己訂出來的,因為比較方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