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練習與觀看BI評估,並討論其中需要改善之處
撰寫薛老師交代項目
台大認知評估個案資料鍵入
明日預定
詢問吳建德老師助理關於雙和IRB送件流程
撰寫motor&認知、OT knowledge等IRB
至陽明醫院評估認知測驗個案
心得:
今天觀看BI練習時主要發現幾點問題
1. 至目前為止指導語的設計並未考慮到台語的問題
故評估時造成某些語意可能有混淆的情形發生如個案自覺困難的程度為何
可能要稍微設計一下台語版的指導語,或是將混淆的狀況釐清註明
2. 是否應該遵循標準化評估方式,
因為之前於臨床上評估有時因快速或個案方便而會省略某些指導語或步驟
例如執行功能方面由於先看了穿脫衣物與轉位的部分,故省略上廁所的執行功能測量
討論結果認為還是應遵照標準流程,每一項皆需要評估
3. 洗澡此項目執行功能分數有疑義
討論結果認為需界定更清楚,此外多於臨床練習與觀察以幫助分數界定
4. 是否在個案操作時即教導個案如何穿衣技巧
由於之前評估的經驗發現,若僅單純評估而未給予任何實質的指導或回饋的話
個案事後多半對於參與研究抱持較負面的想法而導致其他研究收案困難
故會即時教導個案日常生活功能技巧等,但以不影響評分為主
即評估該項目結束後再給予指導,避免個案執行過程中即時給予回饋
5. 爬樓梯該項目若個案並未於生活中需做,則是否給NA或O分
討論結果最後偏向給予0分,因為BI假定一開始即是該項目為日常生活所必需
而今天的個案因為心理因素與住院環境導致不需要爬樓梯
並不代表之後不須爬樓梯,且個案以改搭電梯代替
即是以環境輔具來改善,仍算是有執行該活動
6. BI評估時間較長,
可以多加練習之方式改善時間問題
7. 評估項目順序是否需界定標準
討論結果為需要,界定順序標準以執行功能方便為主
順序則待討論
8. actual performance建議視需要可與個案家屬double check
以上為今日討論內容
另外由於不確定評估時間
而已經事先安排了於陽明及台大的認知評估個案並已進行初評了
而且目前除了星期四之外其他時間皆有安排個案...
當初約時雖然有盡量避開但似乎效果不大
(星期五約的個案除了一個之外其餘皆在別天評估)
到時後再來討論如何改善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